超越投资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38

牛刀放言:北京房价的翘尾是泡沫破灭前的疯狂
  21日晚牛刀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中国房价的本质是资本的炒作,北京房价的翘尾是泡沫破灭前的疯狂。
  以下是其部分博客原文
  2012年11月末,人民币M2只有92万多亿,但是,12月份M2猛增到97万亿,一个月增加5万多亿,这才导致北京房价的失控。这说明,完全背离了房价的应有的价值。
  每年岁末年初,又到了中国房地产商借新还旧的时候,因为房地产信托产品赎回的时间,如果人民币处在升值的通道,就能吸引中国开发商借入更多的美元。而如果人民币在贬值,开发商就不敢借钱了。开发商是懂这个道理,这伙人都是赌徒,他们在赌2013年人民币一定升值。伯南克深知此理,才使出打压美元指数的办法,让人民币维持在升值的通道。有记者报道:房企在年底再度集中融资,通过境外发行优先票据,以新债抵旧债。据公开信息披露,最近12月以来发行优先票据的有世茂房地产、合生创展、碧桂园、佳兆业,融资总规模超20亿。
  早前于2012年11月,房企掀起过一波融资潮。如中国奥园通过瑞银发行于2017年到期之1.25亿美元13.875%优先票据,估计所得净额为1.18亿美元。随后的12月份,奥园相继在广州番禺区、湖南、重庆豪花约48亿元购买多幅土地。
  与11月不同的是,12月这波融资多为偿还到期的旧债。以碧桂园为例,该公司发行7.5亿美元于2023年到期的7.5%优先票据,所得净额7.37亿美元,主要用作赎回到期可换股债券。碧桂园曾于2008年初发行了5.5亿美元2013年到期、年利息2.5%的可转股债券。
  1月8日,世茂房地产宣布,发行7年期,于2020年到期本金额8亿美元之6.625%优先票据,所得净额7.863亿美元,亦是为其现有债务再融资。佳兆业则发行于2020年到期之5亿美元10.25厘优先票据,拟将90%以上用作全数再融资PAG贷款及人民币债券。据穆迪统计显示,佳兆业2014年约有43亿元人民币的境外债务到期,2015年约有41亿元人民币的境外债务到期。此次发行的年利率低于其2012年分别发行的到2015年、2017年到期的12.875%及13.5%。
  这仅仅只是公开报道几家开发商,真正这些年累计了多少债务已经很难说了。这几件事促使伯南克不断打压美元指数,维护人民币升值,让中国继续通胀,也间接维护了黄金价格。一箭三雕,志在金融战略的全面展开。(中.国.证.券.报)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39

成思危:中国需要实实在在增长 转型要付出代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阵痛的。但是如果渡过这个阵痛,就能够取得更好的,踏踏实实的增长。
  今天会议给我的时间是15到20分钟,因此我不能全面展开来讲中国经济的前瞻。我就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的是没有水分的增长,实实在在的增长,我想就这个问题讲四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就是转型有阵痛,要坚决渡过这个过渡时期。国内外都很关注我国的GDP增速,去年是9.3%,今年一、二、三季度不断下降,分别是8.1%、7.6%和7.4%,,实际上我认为从四季度的情况看来,全年完成今年3月人大通过的7.5%的目标是没有悬念的。因为四季度的情况看来不会比三季度差,退一万步说,即使四季度的GDP增速下降到7%,全年也可以达到7.5%。对我国明年的GDP增速有各种各样的预测,有的人说8%,有的人说9%,我前些天在中央电视台2012年度经济人物论坛上讲过,我国“十二五”规划定的是7%,去年是9.3%,今年是7.5%,明年有7%就足够了,但是这个7%一定要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我认为宁愿要一个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7%,也比要一个有水分的、不实在的9%要好。当然这个观念的转变是不容易的,明年可能是8%左右。但是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要破除对GDP的崇拜,破除“一切为了增长,增长就是一切”的观念。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付出代价,要调整结构,淘汰过剩产能,去库存化,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培植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等,这些都会影响GDP的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有阵痛的。但是如果渡过这个阵痛,就能够取得更好的,踏踏实实的增长。又好又快发展讲了好几年,为什么调结构的收效不够大,就是因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不愿意调,怕影响GDP的高速增长;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又不敢调,怕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不经过阵痛,不在短期内牺牲一点增长速度,结构是难以调整好的。我很希望明年能够有一个踏踏实实的增长,当然这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估计明年可能还有8%左右的增长,其中还有一定的水分。
  第二点意见,要大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个问题我专门做过研究,有三点看法。首先是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要保持主体地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类,一类是MPS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这个体系大体上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这通常被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采用。另外一种体系是SNA体系(国民帐户体系),这是目前目前国际通用的,它还包括了金融、房地产等等。我国曾经多年采用MPS体系,1984年开始MPS和SNA体系并用,到1992年全部转成与国际接轨的SNA体系。
  简单地说,可以认为按MPS体系算出GDP是由实体经济产生的GDP,而按SNA体系算出的GDP就是全部经济所产生的GDP。如果按此估算,近三十年来美国的实体经济占整个GDP的比例由81%下降到42%。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在美国已经不占主体地位了。在金融危机后,美国也认识到要提高实体经济的比重,要加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奥巴马总统在2011年6月就推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Plan,简称AMP)”,由政府、企业、大学合作,通过创新提高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号召美国的公司将其在海外的制造厂迁回国内,振兴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这个总统计划决心很大,其负责人一位是美国道化学公司的总裁,另一位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
  我国的情况是从1984年以来,这个比例从87%下降到70.5%,由于我国的金融及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发展,因此我认为这个下降是正常的。我预计到2020-2025年,这个比例可能要下降到65%左右。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推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深化,现在我国银行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差不多,证券业规模较小一点,保险业规模则要小得多,因此证券业和保险业还要发展,还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所以可能这个比例还要下降一些。实体经济占65%是不是最适宜,我现在不敢说,还正在研究。但我国一定要保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合理比例,保持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二是要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对实体经济的损害。美国最近这次的经济危机,是从次贷危机开始发展到债务危机,发展到流动性危机,再发展到信用危机。发展到信用危机以后就造成银行惜贷、投资者惜投、消费者惜购,将风险传递到实体经济中,从而使金融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
  第三就是要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在2005年就讲过金融要和经济协调发展,现在的情况是金融的利润太大,挤压实体经济。现在银行贷款按照正常的贷款利率基本拿不到,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最高到30%,实体经济企业难以生存,这个问题必须要注意解决。我认为虚拟经济是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的,但是虚拟经济也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关键是二者要协调发展。我曾经讲过虚拟经济相当于经济中的软件,实体经济相当于经济中的硬件。硬件离开软件无法运行,而软件离开硬件则一文不值。如果利润都让虚拟经济拿走了,实体经济肯定要萎缩。为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第三点意见,要尽量挤掉实体经济中的水分。实体经济的GDP中的水分主要产生在投资上。我国前些年过度地依靠投资,从而造成产能过剩、库存挤压、投资效益降低,环境问题增多等一系列问题。我分析过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的GDP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比较好的情况,可以称为高效的投资。就是说投资的项目建成后可以不断产生效益,不断拉动GDP,并在五至十年内可以回收投资。
  第二种情况是长效或低效的投资,例如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这类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因为基础设施投资应当适度超前。例如修高速公路目前看修四车道就够了,但如果过几年要将四车道扩大到六车道就相当困难了。但是基础设施也不应过度超前,过度超前通常与政府官员追求政绩或决策失误有关。最近我听说有一百多个城市要修地铁,因为每一公里地铁需要投资五到七个亿,所以修地铁能很快地拉动GDP。但是根据我的了解,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的地铁是不赔本、不要财政补贴的。尽管在修建地铁时拉动了GDP,有了政绩,但从长远看来由于政府要长期给予财政补贴,可能得不偿失。当然有人说这是为了改善民生,但是公共投资项目也有成本和效益的衡量,如果地铁只是上班时间很多人坐,平时没有人坐,其成本就会大大高于效益。此外,有些中小城市也不一定要修地铁才能解决交通问题。
  第三种情况是无效的投资,这类问题也通常与政府官员追求政绩或决策失误有关。尽管在项目建设期间可以拉动水泥、钢铁、玻璃等生产资料的需求,有一部分投资还会通过工资转化成消费,从而能拉动GDP,但是项目建成后因产能过剩、成本过高等等原因而不能投产,不能发挥效益,不能再产生GDP,这样也会造成浪费。
  第四种情况是破坏性的投资,这类问题通常与政府官员的***有关。例如“豆腐渣工程”,建成以后就垮了,垮了还要重修,这时也会产生GDP,实际上却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破坏作用。
  我曾经讲过过度追求用投资来拉动GDP,弄不好就像抽鸦片,越抽越上瘾。例如今年在某个省8000亿的投资中有1000亿是无效或者是破坏性的,明年该省要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要补上这1000亿,就要投入9000亿。如果想再提高一点增长速度,还得要增加1000亿投资,从而造成投资不断地增长,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投资所产生的GDP中的水分就会被隐藏起来。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我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认为合理的投资增长率不应高于GDP增长率的1.4倍,也就是说GDP与投资的增长率之比,应该是0.7以上。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0.7左右,但是在进入2000年以后的十年中却只有0.5左右,也就是投资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1倍,这确实是过高了。因此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GDP的质量,挤掉其中的水分是必须要做的。
  要挤掉GDP中的水分,首先要坚决反***,其次是要从制度上制止政府官员追求政绩的投资冲动,还要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尽量防止决策失误。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要提高综合要素的生产率。综合要素包括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这三点在十八大报告中都提到了。科技进步不仅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引进技术,总之是用新的技术代替旧的技术,从而取得更好的效益。要努力通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来提高实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踏踏实实地创造社会财富。我认为欧债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像希腊、葡萄牙这些国家不能创造足够的社会财富去支持政府的高支出、社会的高福利和个人的高消费,所以它只能靠借钱来支撑。借到钱后又没有能力还债,只能借新债还老债,一旦借不到新债,就会爆发债务危机。希腊的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按每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计算)是德国的一半,葡萄牙是德国的1/3,而它们的社会福利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和德国差不多,这就肯定要出问题。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目前大概是德国的1/5,每人每年创造的增加值大概是9万多元人民币,这9万多需要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合理地分配。但更加重要的是一定要下决心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
  我今天就讲这四点意见:
  第一是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必须要付出代价,要忍受阵痛,但是一定要过这一关,才能真正实现踏踏实实、没有水分的增长。
  第二就是我们要注意保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合理的比例,要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就是我们要挤掉实体经济中的水分,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要尽量减少那些无效甚至破坏性的投资。
  第四就是要依靠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就是说依靠技术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加强管理来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并将这些财富合理的分配给全体人民,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中国企业家)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39

  
  院 士:30多年经济发展败家子作风 2017年现拐点
  中国的前三十多年的确是发展了,取得了全球睹目的巨大成就。但此期间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大规模投资,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耗损。
  近日,亚洲知识管理协会院士陆德指出,未来五年对中国经济来讲非常关键,尤其是2017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坎。
  2017年中国经济或现拐点
  陆德表示,社会及法制等各个层面没有较大的改革举措,那么,2017年前后,中国经济将可能会遇到一次很大的波动,甚至可能波及到社会方面的不安定。
  用三点平滑式来测算,前提是假设我们还是按照2010年之前的轨迹往前走,这里不包含我们现行要加大改革的这个因素。经过测算,到2017年这一年,我们有三条主要经济曲线要发生拐点。
  第一条是人口红利为零,我们没有了人口优势,而且这条曲线恢复很难,因为人口生殖的惯性是20年为一个周期,要改变这条曲线时间较长。
  第二是基尼系数,要突破0.6。基尼系数有三条曲线,0.4为警戒线,0.5叫危机线,0.6叫动乱线。2000年我们国家报的数字是0.412,之后年年就不报这个数据了。而根据测算,早已突破0.5这条线。
  更有甚者,西南财经大学去年12月发布的一个调查学术报告,他们测出的数据中国2010年已经突破了0.61,即动乱线,也就是说,如果到这么大的一个贫富差距,可能社会就会不稳定。
  第三条曲线是投资转换率。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投入是1:3;到2000年左右,2001、2002年的时候变成1:1;现在我们已经变为1:0.7了;而2017年,中国投资转换率要低过60%,那个时候三匹马都将拉不动经济。
  所以能预期2017年如果我们前期不做大的经济转型或者大的改革的话,几大主要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那我们面临的前景是很危险的,是个警示。
  前三十多年的发展是败家子作风
  陆德认为,中国的前三十多年的确是发展了,取得了全球睹目的巨大成就。但此期间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大规模投资,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耗损。
  他再次以数据说明此问题:2009年中国GDP占世界GDP总量的5.5%,却消耗了全世界40%的煤和炭,54%的水泥,60%左右的钢和铁、70%左右的油和气,即中国单位GDP的耗损是工业国家的6倍。
  “如果按2009年的对资源的消耗量,中国自身的石油资源只剩7.08年,只够一个五年计划,铁矿石资源只剩下16年,天然气只剩39年。泱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然而这短短30年的时间将这个”千年百宝箱“的资源几乎消耗殆尽。请问,我们的后代还有没有资源?我们子孙后代靠什么发展经济?这是败家子的作风,怎能不反思?”
  “所以我支持和强调十二五期间的经济转型。倘若转型不成功,待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这两大优势不复存在之时,中国的经济将会是怎样一种状况?”他无不怛忧地说。
  中国外汇储备不该购买美债
  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使用,陆德观点鲜明,认为目前中国拿外汇储备购买美债是种错误的投资决策。他提出,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建议,多余的外汇储备应用来购买“硬资源”。
  因为就经济学的观点看来,石油、矿产、黄金等硬资源是稀缺资源,是可以在通胀、负利率情况下保值增值的。
  “但中国的外汇还是大部分用于购买了国外债券,认为这样风险最小。现在来看,据一些学者计算,现今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由于美元贬值已损失了7000亿美金,即4万多亿人民币,相当于年GDP总量的10%。”
  另外,他从投资回报率角度分析道,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投资回报率是1%-4%,美国用这些钱去进行投资和基金,回报率是15%,即美国拿中国的钱赚了4倍以上的利润。“更令人气愤的是,据一些学者分析,这其中70%的钱又以基金和投资的形式投向中国。中国现在80%以上的龙头企业都被中外合资,包括银行。所以说,又用中国的钱来再赚中国人的钱。这样一条投资路径,像不像日本侵略中国?”(BWCHINESE中文网)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39

  徐 高:今年中国经济六大变数
  随着经济增速在2012年下半年触底回升,市场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国经济在2013年将温和复苏。但这温和复苏并非一路坦途,中间仍然存在不少变数,需要投资者保持密切关注。
  变数之一,政策放松的力度。依据历史经验,ZF换届第一年的宏观政策一般都较为宽松。而在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也明确把“稳增长”放在宏观目标的首位,并提出要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这让市场普遍预期在3月份“两会”完成ZF换届之后,会有新一轮刺激投资的政策释放出来。尽管如此,政策的走势仍然存在变数。去年宏观政策的放松之路就相当坎坷,中间还受到了领导间、部委间协调问题的干扰。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当时高层正处于换届之中,ZF内部的工作思路没有完全统一。但这些问题在今年ZF完成换届之后是否就会完全消失,还有待观察。既要听领导怎么说,更要看政策怎么做;既要看ZF的整体工作思路如何,更要看各部委之间能否协调顺畅,形成合力。
  变数之二,地产调控政策。管理层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提到调控房价了,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在有意调低打压房价的调门,以便给地产政策留出空间。毕竟,在ZF垄断土地供应的背景下,房价上涨有其合理性。而长时间打压,也有可能令地产供给受损,在未来造成更尖锐的供需矛盾。更何况作为最好的内需来源,房地产是稳增长的主力。因此,观察者普遍预期,今年的地产调控虽然不会明显放松,但也不会太紧。但房价仍然是政策放松的主要约束。决策者对房价上涨肯定还是存在容忍底线的。但是这底线具体在哪,事前很难把握。因此,房价与地产调控之间的动态还存在相当大的变数。去年12月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城市新房房价平均月环比涨幅已经创下了2011年4月份地产调控开始以来的新高,且上涨势头并非仅仅局限于一线城市。因此,有理由怀疑又一轮的地产调控收紧离我们并不遥远,有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就会发生。
  变数之三,影子银行。过去几个季度,影子银行已经成为了社会融资中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近期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推动力。但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也让相关风险快速累积,反过来影响到了这一流动性通路的稳定性,给宏观经济带来变数。近期时有影子银行的负面新闻见诸报端。而从去年12月开始,管理层已连续出台多项针对影子银行的法规加强监管。因此,虽然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影子银行还会继续发展,但今年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相关的信用事件,而监管措施也有可能过于严厉的收紧。这些事件一旦变成现实,将至少在短期内紧缩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打击经济增长的势头。
  变数之四,下半年国内宏观刺激政策退出的压力。根据过去三年的经验,国内宏观政策放松的时间很难超过两个季度。这是因为政策放松往往会带来通胀上行、房价上涨、国进民退等副作用,令政策放松的空间受到挤压。即使按照笔者较为温和的通胀预测,CPI同比数字在今年年底也会突破3%。而房价上涨的压力到时估计还会更高。再加上目前的舆论环境也不利于刺激政策持续推出。因此,宽松政策的空间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逐步收窄,令经济增长的动能减弱。所以,宏观形势在国内外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会如何演绎,是否会很快令政策放松的约束收紧,是又一大变数。
  变数之五,今年美国量化宽松(QE)的退出。宏观预测显示,今年美国的失业率无论如何也无法降到美联储6.5%的目标之下,同时,通胀压力仍将处于低位。因此,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都不会退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正在进行的QE不会退出。联储主席伯南克已经给这二者做了区分:声称QE的退出只是联储不再向经济中注入更多的货币政策刺激,并不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而从去年12月联储议息会议的记录来看,有好几位联储委员认为QE的效果在减弱,同时成本在上升,因此需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就结束QE。所以,今年下半年美联储QE的退出将会变成一个主导市场情绪的因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不小的变数。
  变数之六,日本的“安倍经济学”(Abenomics)。再次出任首相一职的安倍晋三给日本宏观政策带来了巨大变化。国际观察家生造出了“安倍经济学”一词,来概括安倍搞通货膨胀、搞财政赤字、搞货币贬值的三大宏观政策取向。对于长时间深陷通缩陷阱的日本来说,安倍经济学显然是一剂强心针。如果日本经济能够因此走上持续复苏的道路,对中国经济也会带来拉动。但安倍激进的宏观政策主张也引发了别国的不安。如果其他国家也随日本的脚步,竞争性地贬值本币,那么将给中国出口带来负面影响。而日本货币政策加大放水,是否会通过输入性通胀的路径影响到中国国内的物价,也存在变数。最后,我们还不能忘记,日本走马灯似的更换首相似乎已成为惯例。安培在上一次出任首相时,曾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不光彩的下台。这次的安倍经济学是否能够贯彻下去,本身就存在疑问。因为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已离开大家视线很久的日本将会成为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又一个变数。
  当然,跟中国有关的不确定性绝不仅仅来自以上提到的六个方面。欧债危机的波折还远未结束。来自意大利、希腊、甚至塞浦路斯的负面消息可能还会见诸报端。但由于欧央行已经明确宣誓会维护欧元区的稳定,欧债危机的风险程度已经大为下降,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太多扰动。另一方面,美国国会内部关于财政减赤和债务上限的讨论还在进行。而今年2、3月份美国财政的支出又极为波动,不排除发生惊险状况的可能。但去年年底财政悬崖的谈判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政客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悬崖跳下去。因此,相关的波折也只是一个小插曲,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综合考虑之下,笔者列出上述六点,提请投资者保持关注。
  市场的主流观点是2013将是中国经济温和复苏的一年。但这次复苏的动能仍然主要来自国内外政策的推动,还难以表现出太多内生的动力。复苏的路径也不会一帆风顺。因此,面对2013年的中国经济,除了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之外,对于变数的跟踪、对于风险的警惕,也十分必要。
  (注: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光大证券,任首席宏观分析师。曾任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及研究助理等职。)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40

  曹中铭:让股份回购成为“曲线退市”机制
  日前,上交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业务指引》进行了修订,并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像股价持续跌破每股净资产值等情形的七类公司,都在上交所的鼓励回购之列。(据1月21日《中.国.证.券.报》)
  去年宝钢启动50亿元回购股份,堪称“大手笔”。这是因为上市公司一般都热衷于通过股本扩张的方式“圈钱”,自己掏出“真金白银”来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并不多见。因此,此次上交所通过对《指引》修订的方式,来“唤醒”上市公司回购的热情,其用意不言而喻。
  不过,监管部门仅仅“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远远不够。
  当前,新股频现的业绩“变脸”,这一方面说明某些发行人通过业绩造假达到跻身于资本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显然也与其意图能以更高的价格“圈钱”密切相关。既然“圈钱”是这些公司上市的一大目的,那么监管部门就应该对症下药。例如,责令业绩“变脸”公司以不低于发行价格回购股份。
  此外,对于像绿大地这样的造假欺诈上市的公司,监管部门同样可以通过责令其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让其曲线退市。监管部门完全可以建立业绩“变脸”公司、造假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机制来达到目的。而且,只要该机制建立,无论是对包装粉饰上市现象,还是对造假上市行为等都将形成强大的威慑力。(新京报)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40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一、郭树清艺高人胆大
  郭树清要辞去证监会主席另谋高就?坊间传闻引发股市涨涨跌跌。
  不管郭树清走,还是留,郭树清上任1年多,不像其它证监会主席缩手缩脚,三缄其口,而是敢于出席各种会议,发表各种演讲而且是语出惊人,他敢说、敢股评、敢干、敢对话……其爆发正能量行为,是有目共睹的。
  1.郭树清敢说:低收入人群不适宜炒股;上市公司不能无偿占用股民一分钱;内幕交易和偷白菜一样都是盗窃;把投资者当傻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证监会有承受力,不怕批评;检验我们工作做得好坏的标准,是投资者的权益是否得到尊重,投资者保护是否充分;我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说教……如果从股市的敏感度比较,敢言房价的任志强也显得相形见绌。
  2.郭树清敢股评——尽管郭树清解释说,我不是股评家,没有对任何单只股票做过评论,但是郭树清的股评还是很内行的,令人印象深刻:
  在中国炒股挣钱不难,如果大家都蜂拥而至来买,你最好就卖,如果大家都卖的话,你可能要逢低吸入,如果搞这种波段,其实挣钱并不难;十年股指零涨幅不是十年无收益;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蓝筹股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不炒新、炒小、炒差;我不能跌倒了,否则股市又跌了;马上开市了,我不便多说,不能影响市场……郭树清大胆股评是历届证监会主席所没有的。图注:郭树清两会期间幽默回答记者提问:马上开市了,我不便多说。
  3.郭树清敢干:其闯与创的行为令人瞠目结舌:IPO不审行不行?在新股发行、退市、分红、B股整合、股市监管等股市多年顽疾的问题上大刀阔斧……郭树清上任1年多,其出台、完善的股市政策高达72项,位居历年最多,其改革的力度也最大。
  4.郭树清敢对话:历任的中国证监会主席都不敢与中小股民对话,因为中小股民的怨气一直很大而且无处发泄。郭树清刚上任时,我就建议郭树清主席应该去证券营业部和中小股民直接对话。没有想到,郭主席还真大胆,与普通股民面对面对话,开创了证监会主席与中小股民直接对话的先河。2012年,郭树清先后到浙江、广东、重庆、吉林、辽宁、江苏、上海,与中小股民面对面对话,郭树清还在内部与几家私募基金会面,他还要求新闻信息例会接受与会记者和股东的咨询等。
  郭树清绝对是在创造中国股史。
  为什么郭树清敢说、敢股评、敢干、敢对话,这样所作所为,只能用艺高人胆大来解释了。
  1988年,我和郭树清就认识,我们都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工作,只不过后来郭树清进步很快,步步高升,我是相形见绌,自愧不如。1989年4月,我们还一起去昆明参加了股份制研讨会,当时作为年轻的学者郭树清作了主题发言,可见郭树清很早就支持股市试点发展。以后郭树清又去了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1994年,郭树清又回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秘书长,办公室我们基本挨着,我在他直接领导下从事信息简报的编辑工作长达2年。以后他先后去了贵州省、国家外汇局、建设银行担任领导工作。
  郭树清给我的印象是为人忠厚老实,踏踏实实,他业务水平很高,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博士生。那时的博士生非常努力,理论功底很扎实,不像现在的博士生,太浮躁,毕业论文尽是抄袭的,现在的博士含金量已经大幅贬值。
  郭树清的从学、从政、从商的资深经历,郭树清艺高人胆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抓住郭树清2次波段行情其实挣钱并不难
  至于说到十年股指零涨幅这个问题,是股市积重难返的反映,这不是郭树清在任时造成的。
  实事求是看:郭树清2011年10月29日上任后,沪指几天就从2400点冲上了2500点,后来开始下跌,很多人认为要跌破2000点和1800点,但是在郭树清的“弯腰抄底”暗示后,股市波段上升很明显,沪指在2012年1月6日2132点止跌后,就开始迈入了长达5个月上升的通道,2012年5月4日,沪指最高点为2453点。
  之后,股市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下跌,此时市场一片悲观,很多人看空到1800点,甚至1500点。此时以郭树清为首的管理层,无声无息地暂停新股发行,采取了以静制动的策略挽救股市。而我此时也认为,股市底部越来越近,1900点不可能跌破,股市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发力暴涨。果然,2012年12月4日,沪指最低点到建国底1949.46点后,开始上升,2000点、2100点、2200点、2300点都轻松越过,郭树清取得了股市的胜利。
  郭树清上任后的2次波段行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股市不可能天天涨、月月涨),如果股民能抓住2011年底到2012年5月和2012年年底到2013年1月的机会,不理会那些叽叽喳喳的看空到1800点和1500点的骗子,按郭树清的话讲,“其实挣钱并不难”。
  当然,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小股民的维权、基金旱涝保收、独立董事不独立不懂事、上市公司圈钱和退市不退钱等等问题,还没有解决。
  总体看,郭树清在任的“波段”期间,问题和成绩是三七开吧。
  三、郭树清去留:答案马上揭晓
  对于郭树清到底何去何从,在有关会议上,郭树清自己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我今后的人事变动情况,传言吧。
  从股史上看,中国证监会的主席仅有尚福林是中央委员,刘鸿儒、周正庆都是中央候补委员,周小川十六大当选中央委员过度一下后,2002底就去了央行担任银行行长。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是中央委员,按这个党的级别看,他是去更高位置大展宏图呢,还是继续留在证监会与股民同甘共苦呢?
  郭树清,去,还是留,利好还是利空,答案马上揭晓。(和.讯.网)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40

  叶 檀:信用评级 从受到认可的案例开始
  1月21日,大公国际在北京公布大公地方ZF评级方法体系。
  大公国际强调这是"非西方化"的版本,是世界首部非西方型的地方ZF信用评级,意在打破西方评级公司垄断世界评级市场,对部分夸大地方ZF评级和地方债,做空中国经济进行挑战。大公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表示,大公地方ZF评级方法体系具有 "里程碑意义":改变了长期以来世界只有一类评级标准,更无从判断其正确与否的现状。他指出,正是过去对西方国家评级方法的"盲从",使得评级标准成为少数权威控制评级话语权的工具。
  初生牛犊可以挑战权威,但在挑战的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在方法与技术上取得突破,逐步取得市场认可,试图以"非西方"挑动情绪,试图以民族主义大旗占据道德至高点,从一开始立足点就错了。
  根据大公国际的说法,地方ZF评级有三个核心问题需要回答,一是地方ZF债务上限的安全边界;二是存量债务能否按期偿还;三是如何衡量新增债务空间。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偿债环境、财富创造能力、偿债来源、偿债能力、级别确定、级别验证与调整、压力测试、预测方法和债项评级。关建中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富创造能力,这是偿债的根本来源。最后一点恐怕就是"非西方"的要点,也就是未来的财富创造能力与资产增值能力的评判。
  假设,某地方ZF借了200亿的债,按照原有的地方税费与土地资产估值进行评级,偿债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当地财政收入增加、地价翻番,地方ZF表示偿债毫无压力。这是财富增长之后所带来的偿债能力的动态增长。许多乐观人士表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资产没有盘活之时,土地一钱不值,而到了2011年,土地出让收入高达3.3万亿,加上其他国有资产估值提升,所以,地方负债不是问题,养老金缺口不是问题,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解决的。
  真正的问题在于,资产的估值随经济、企业的状况而不同,资产价格不会永远上涨,否则就不存在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了。偿债能力的动态上升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牵制,经济景气陷入低迷周期怎么办?当地无法聚集人口资金,土地价格上不去怎么办?房地产市场调控之后土地收入下降,中国某些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崩溃,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任何评级,数据的公开、准确、全面是基础工程。信用基础不牢固,根源就是基础数据失真。
  关建中承认,与主权国家信息公开不同,地方ZF信息极不公开,机构很难主动做信息评级,需要通过授权委托方式展开,这要取决于ZF部门的需求。目前,有国外的地方ZF委托大公做信用评级,但中国各级地方ZF还没有。他指出,地方ZF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信用规模的扩展,自身不知道有多大信用资源可以支撑多大规模的负债,从而进行可持续发展。
  基础数据不可靠,会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在经历了去年4月的"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违约事件"之后,6月29日,另一家云南省ZF的独资平台公司云投集团主体信用评级,被大公国际从AA上调至AA+。也许大公国际觉得城投债可视为ZF债,风险不大,那地方ZF评级又有什么意义?
  基础数据不可靠是一个方面,地方ZF或者企业信用不佳转移资产,或者内部处理资产,又是一个黑洞。
  2011年7月25日,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云南省ZF2011年第56次常务会议,云南省决定组建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涉及公司部分资产划转,相关资产划转方案正在拟定中。此后市场反响强烈,资产转移才未成行。而今年1月16日,昆明环湖东路10号地块的挂牌出让,价格只有市场10%左右,云城投的资产处置再次让市场哗然。
  评级公司各有方法,目前的资金,未来的发展,潜藏的风险是三大关注要点。如果大公国际能够获得准确的地方财务数据,如果能够立足于本地较为准确地评判未来的财务风险,所有购买地方债的投资者会尊重具有公信力与专业素质的公司。
  打破评级市场的垄断,靠的不是煽动情绪的大话,而是业内人士的认可,请从具体的受到认可的评级案例开始。(每日经济新闻)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40

  李大霄:A股市场地产股融资门已基本封死
  万科A停牌20多天后,在1月19日公布B转H股方案,公司A股、B股自1月21日起复牌交易。方案显示,万科拟申请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的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
  同时,万科将安排第三方向全体B股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具体价格是在深万科B(200002,前收盘价12.50港元)停牌前的收盘价上溢价5%,即每股13.13港元。
  万科公布的转股方案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6日停牌前,万科已发行B股总数为1,314,955,468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1.96%,B股市值达164亿港币,为沪深两市中B股市值第二大的上市公司。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此表示,万科公布B股转H股方案,增加了H股的融资渠道,摆脱了内地对地产融资的政策限制。H股市场对绩优公司特别追捧,其融资成本比较低,最近一线地产公司的发债成本3%以下,增加H股的融资渠道利于公司加速发展,是利好消息,因为万科的权重比较大,对A股构成利好,其示范效应对B 股也是利好。并非推荐风险自担。
  "万科加盟H股,将引爆香港房地产股热潮,而港股市场将成为中国房地产股的主战场。"李大霄说:"而相对应的是,A股的房地产股票交易的战略地位将慢慢下降,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A股市场,地产股融资门已基本封死。"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41

  苏 渝:破译腾飞股的四大密钥
  所谓腾飞股,就是指能够大幅上涨,并为投资者带来黄金般收益的强势品种。在股市中投资需要重点关注腾飞股,而不要去关心大多数表现平平的普通股票。
  通过对股市历史上所有强势股进行分析,可以破译腾飞股的四大密钥,几乎所有能够大幅上涨的股票都是从这四种密码中演绎出来的。
  一、题材。题材是个股行情的催化剂,并且可以决定个股的命运,有些具有潜在题材的股票,最终将会成为市场中的强势金股。例如:股市中的不可复制垄断题材,就是最容易出现腾飞股的宝地。巴菲特早期投资的美国运通信用卡公司和迪斯尼、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就有这样的规则。
  二、概念。股市中热点的形成需要概念做文章,概念是调动人气和吸引资金的必要手段。比如近期腾飞的北斗卫星概念、军工概念、环保概念等。在但是在投资概念性热点是要注意概念的时效性,概念毕竟有其生命周期,不可能长久不衰的,前期炒莫言概念炒作失败就是典型例证。
  三、价值。通过对近年来的超级腾飞股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到,大部分腾飞股的产生是伴随着业绩的增长,这是个股走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果说题材和概念是个股强劲上涨的外因的话,那么价值提升就是支撑个股上涨的内因。比如:周五涨停的长春高新、不断创新高的平安银行等。
  四、资金。腾飞股的产生与大资金的介入是息息相关的。有大资金的介入才能使得个股长时间的持续性上涨。早年的腾飞股往往是庄家资金的产物,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引进各类资金的政策支持下,市场资金构成呈现多极化特征。比如:短期翻番的北斗信通就是加盟私募的王亚伟的手笔;而长春高新、平安银行都有QFII的身影。
  根据这四大密钥,投资者可以很快识别出个股是否具有演变成腾飞股的潜质。因为不具有四大特征之一的股票一般是不可能成为腾飞股的。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Empty 回复: 李几招:郭树清要另谋高就?

帖子 由 上善若水 2013-01-22, 14:41

  苏培科:用QFII救A股是在饮鸩止渴
  让我国股市扭转颓势无非两条路:一是改革各项基础制度,用法制化、市场化的手段来长期治理,通过深层次制度改革来营造分红回报的"正和博弈"条件,减少欺诈圈钱;二是用资金推动的财富效应来制造"人造牛市"。
  从这两条路来看,前者显然是长效机制,犹如中药,疗效可能会慢一些;而后者就像"抗生素",虽能立竿见影,但经常使用会有副作用,会改变市场自我的修复。最要命的是,A股市场长期沉迷于资金推动下的"人造牛市"。
  理论上,监管部门的施政方略和路径选择不需要看点位,如果能营造一个"三公"、有回报、法制化的市场环境,市场自然就会有信心,可惜的是目前我国股市还不具备这样的环境,制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证监会非常清楚A股市场信心不足的原因,除了存在各种制度性的弊端外,市场中的存量资金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IPO圈钱、再融资和限售股的解禁减持,再加上投资者信心丧失和被套者观望情绪,从而市场自动会冻结一部分流动性,而市场中有效的流动性就会出现不足。于是,证监会千方百计地拓展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储蓄存款等增量资金入市,想快速扭转股市的颓势,但努力了一圈之后收效甚微,最终将引入增量资金的期望寄托在外资身上。2012年4月3日将原本300亿美元的QFII额度增加至800亿美元,并在2012年11月13日将原有的700亿元RQFII额度增加至2700亿元,结果外资也是无动于衷,大幅增加QFII额度并未带来外资蜂拥而至的局面,甚至连以前300亿的额度都没用完,于是证监会组织几家交易所和各主要金融机构奔赴海外路演。就在前几天,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香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说:"目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占A股市场的比例在1.5%~1.6%,我们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可以乘以10或者乘以9这样的规模。"消息一出,A股市场一片沸腾,如此大规模地引入外资入市利弊何在?A股市场的定位究竟是什么?QFII大扩容能不能挽救A股市场的信心?
  早在2006年笔者就曾指出,在一个充满投机的市场里很难指望QFII来充当价值投资的布道者,QFII迟早都会"入乡随俗",别指望QFII来拯救和稳定A股市场。
  从QFII这10年的运作历程来看,确实如笔者所料,QFII并没有实现监管者预期的效果,反而在入乡随俗。
  现在全世界都在搞量化宽松,国内也并不缺钱,主要是缺乏信心,如果在这个时候大肆扩容QFII额度,未来外资的大进大出会给我国的流动性管理和外汇管理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一旦出现快速抽逃会对我国股市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希望我们的决策部门最好有战略性的思考,千万别为了"人造牛市"的短期效益而埋葬我国股市。虽然中国资本项下对外开放是必然趋势,但得循序渐进,不能太过盲目。
  尤其在我国股市基础制度尚未完善,价值投资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投资信心并未从骨子里焕发,"人造牛市"只会掩盖制度性缺陷,只是让投资者在短期内忘记伤疤、忘了疼。
  全世界发展股市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不能仅靠外资来支撑,最主要的是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和市场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者。如果我们再不及时营造价值投资的氛围,再不惩罚违规者和造假者,则市场很难规范发展,也很难指望投资者能长期持股。
  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期冀中国股市的游戏规则更加市场化,希望中国股市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营造法制化的投资环境。(每日经济新闻)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班主任
班主任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