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帝国事件簿:家大业大麻烦大
平安帝国事件簿:家大业大麻烦大
“平安不平安”,这是近段时间以来,舆论对中国平安(行情 股吧 买卖点)这个融保险(行情 专区)、银行(行情 专区)、投资等金融业务于一体,总资产达3万亿人民币的金融帝国的总体评价。自2013年始,平安集团及旗下多家子公司相继卷入一系列轰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大事件,舆情不断。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根据媒体报道以及社会化媒体中的讨论,按各个事件的舆情热度,对其中中国平安各个涉事主体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进行系统梳理。
平安证券:
造假上市风波不断
平安证券是平安集团旗下保险、银行、投资三大块业务中,隶属于投资业务的一小块,却是让整个集团最不省心的一块。自2010年胜景山河(行情 股吧 买卖点)案至2013年万福生科(行情 股吧 买卖点)案,这个对集团的利润贡献不足10%的下属公司,却为整个集团的品牌声誉划下多道深深的伤疤。
2013年5月10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对万福生科案涉案主体的处罚决定。其中,拟对保荐机构平安证券给予警告,罚没保荐收入2550万,并处以两倍罚款,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自2012年9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至今,因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引起的舆论风暴已然猛刮了八九个月,各大小财经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作为保荐机构的平安证券被反复提及,伤痕累累。
面对媒体的轮番轰炸,平安证券自然无法默不作声。2013年3月4日,平安证券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利益,并称平安证券已经开始对投行业务进行了风控改革,并由此引发了保荐代表人大量流失的阵痛。2013年3月11日,平安证券向《理财周报》回应万福生科事件,称“银行流水”成造假之源。2013年3月25日,平安证券对央视财经频道的一份声明承认,项目的执行者存在经验和能力的缺陷,内控环境存在不足,对质量的把控相对薄弱。
然而,事后仍有媒体报道分析称,在平安证券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回应中,都有意或无意地将责任引向已离职的高管和员工,而现在华林证券的前总经理薛荣年便首当其冲。薛荣年及其带领的团队曾将籍籍无名的平安证券打造成业内一流,但其打造的狼性激进、忽视风控的“平安模式”也饱受争议,并为平安证券卷入多起上市造假案埋下祸根。
不过,万福生科案后,平安证券的挽救措施还是得到了舆论一定程度的认可。在证监会就万福生科案召开新闻通气会当日,平安证券也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投资者致歉,并宣布将以3亿自有资金成立补偿基金。但也有观点认为,平安证券未被吊销保荐牌照,此次号称“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对中介机构最重的处罚”仍然是轻了。
万福生科一案余波未了,另一起涉嫌造假上市的案件风波又起。2013年3月22日,海联讯(行情 股吧 买卖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媒体报道称其有IPO欺诈的重大嫌疑,而保荐机构恰巧又是平安证券,海联讯因此被比作第二个万福生科,若监管层最终认定造假上市,平安证券将难逃惩罚。此案未最终认定,平安证券亦未对此作出回应。
平安信托 :
特殊时段撞上舆论枪口
2013年5月13日晚,平安信托突然宣布免去其所控股的上海家化(行情 股吧 买卖点)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葛文耀的职务,随后又声明称罢免系因“接到上海家化内部员工举报,反映集团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设立”账外账“、”小金库“,个别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库资金、侵占公司和退休职工利益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涉案金额巨大”。随后,葛文耀在微博上发起反击回应。
此事引发媒体集中追击报道,纷纷追述葛文耀与平安信托的矛盾由来。舆论态度开始偏向作为创始人的葛文耀,后有所转向,部分业内人士和媒体质疑葛文耀的“擦边球”以及免职前大量减持公司股票 。后上海国资委介入,要求双方静默,不得接受媒体采访。2013年5月16日,上市公司上海家化召开股东大会,会上葛文耀向股东致歉并称将修复与平安的关系。会上更有小股东发飙,斥责平安信托。
控股股东罢免公司高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此事却因其罢免因由、时间窗口以及复杂的事件背景而变得极具戏剧性和典型性。“内部员工持续举报”、“账外账、小金库”、“重大违法违纪”等罢免因由,足以吸引媒体的眼球。而罢免系在11日董事会所作出的决定,却到13日方公布,且此时平安集团另一个下属公司平安证券正备受万福生科案的煎熬,时间点特殊。而平安信托入股上海家化、葛文耀与其恩怨错综复杂,有诸多“内幕”和“故事”可堪挖掘。因而受到舆论的极大关注。因此此事想不被关注都难。
然而此事正在进一步发酵,谁是谁非殊为难料。受影响最大的当是上市公司股价,16日跌停,媒体纷纷报道持有其股票的机构投资者“踩雷”,散户更是受伤深重。
资管保险:“研报门”、“老鼠仓”侵蚀集团信用
各大造假上市案及上海家化事件中,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可谓“单独作案”,但在“海欣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研报门”中,却是平安系旗下证券、资管公司联合行动。而夏侯文浩“老鼠仓”一案,作为集团首重业务的保险也被卷入。
2013年4月中旬,深圳证监局对平安证券2011年1月4日的《海欣股份直肠癌治疗性疫苗价值凸显:股价至少低估50%》研究报告的违规行为给出了定论。证监局认为,该研究报告存在不谨慎、不客观的情况,且在撰写过程,受到平安资管相关人员较多的干涉和影响,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前,其主要观点已为平安资管有关投资人员所获悉,平安证券却均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深圳证监局责令平安证券增加对发布研究报告的合规检查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并于4月30日前提交落实上述监管措施的具体方案。
媒体报道中,将此事理解为操纵市场的“抢帽子”行为:中国平安自有资金先买,平安证券研报随后推荐,股价暴涨后平安系资金获利出货。2013年4月25日,中国平安发布声明,澄清海欣事件:不存在“抢帽子”行为,系平安证券原研究员严重的个人违规行,已开除。这一声明被舆论诟责,即便所言不虚,中国平安也应担用人不当、管理不善、监管不力之责。
而自2011年11月被立案调查,直至今年2月方被通报的原平安资管原投资经理夏侯文浩内幕交易案,则被媒体称为证监会查处的首例保险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对此,平安保险并无过多的表态,一位中国平安人士对媒体回应:“更多还是个人操守问题,我们有些防不胜防,公司制度规章明文规定员工不允许开立个人交易账户。”《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就此事以及平安集团旗下各大子业务一连串的事件,分析认为以”信用为生的金融帝国,其信用却不断遭到内部侵蚀。
平安证券:
造假上市风波不断
平安证券是平安集团旗下保险、银行、投资三大块业务中,隶属于投资业务的一小块,却是让整个集团最不省心的一块。自2010年胜景山河(行情 股吧 买卖点)案至2013年万福生科(行情 股吧 买卖点)案,这个对集团的利润贡献不足10%的下属公司,却为整个集团的品牌声誉划下多道深深的伤疤。
2013年5月10日,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对万福生科案涉案主体的处罚决定。其中,拟对保荐机构平安证券给予警告,罚没保荐收入2550万,并处以两倍罚款,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自2012年9月遭证监会立案调查至今,因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引起的舆论风暴已然猛刮了八九个月,各大小财经媒体均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作为保荐机构的平安证券被反复提及,伤痕累累。
面对媒体的轮番轰炸,平安证券自然无法默不作声。2013年3月4日,平安证券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从根本上维护投资者利益,并称平安证券已经开始对投行业务进行了风控改革,并由此引发了保荐代表人大量流失的阵痛。2013年3月11日,平安证券向《理财周报》回应万福生科事件,称“银行流水”成造假之源。2013年3月25日,平安证券对央视财经频道的一份声明承认,项目的执行者存在经验和能力的缺陷,内控环境存在不足,对质量的把控相对薄弱。
然而,事后仍有媒体报道分析称,在平安证券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回应中,都有意或无意地将责任引向已离职的高管和员工,而现在华林证券的前总经理薛荣年便首当其冲。薛荣年及其带领的团队曾将籍籍无名的平安证券打造成业内一流,但其打造的狼性激进、忽视风控的“平安模式”也饱受争议,并为平安证券卷入多起上市造假案埋下祸根。
不过,万福生科案后,平安证券的挽救措施还是得到了舆论一定程度的认可。在证监会就万福生科案召开新闻通气会当日,平安证券也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投资者致歉,并宣布将以3亿自有资金成立补偿基金。但也有观点认为,平安证券未被吊销保荐牌照,此次号称“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对中介机构最重的处罚”仍然是轻了。
万福生科一案余波未了,另一起涉嫌造假上市的案件风波又起。2013年3月22日,海联讯(行情 股吧 买卖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媒体报道称其有IPO欺诈的重大嫌疑,而保荐机构恰巧又是平安证券,海联讯因此被比作第二个万福生科,若监管层最终认定造假上市,平安证券将难逃惩罚。此案未最终认定,平安证券亦未对此作出回应。
平安信托 :
特殊时段撞上舆论枪口
2013年5月13日晚,平安信托突然宣布免去其所控股的上海家化(行情 股吧 买卖点)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葛文耀的职务,随后又声明称罢免系因“接到上海家化内部员工举报,反映集团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设立”账外账“、”小金库“,个别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库资金、侵占公司和退休职工利益等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涉案金额巨大”。随后,葛文耀在微博上发起反击回应。
此事引发媒体集中追击报道,纷纷追述葛文耀与平安信托的矛盾由来。舆论态度开始偏向作为创始人的葛文耀,后有所转向,部分业内人士和媒体质疑葛文耀的“擦边球”以及免职前大量减持公司股票 。后上海国资委介入,要求双方静默,不得接受媒体采访。2013年5月16日,上市公司上海家化召开股东大会,会上葛文耀向股东致歉并称将修复与平安的关系。会上更有小股东发飙,斥责平安信托。
控股股东罢免公司高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此事却因其罢免因由、时间窗口以及复杂的事件背景而变得极具戏剧性和典型性。“内部员工持续举报”、“账外账、小金库”、“重大违法违纪”等罢免因由,足以吸引媒体的眼球。而罢免系在11日董事会所作出的决定,却到13日方公布,且此时平安集团另一个下属公司平安证券正备受万福生科案的煎熬,时间点特殊。而平安信托入股上海家化、葛文耀与其恩怨错综复杂,有诸多“内幕”和“故事”可堪挖掘。因而受到舆论的极大关注。因此此事想不被关注都难。
然而此事正在进一步发酵,谁是谁非殊为难料。受影响最大的当是上市公司股价,16日跌停,媒体纷纷报道持有其股票的机构投资者“踩雷”,散户更是受伤深重。
资管保险:“研报门”、“老鼠仓”侵蚀集团信用
各大造假上市案及上海家化事件中,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可谓“单独作案”,但在“海欣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研报门”中,却是平安系旗下证券、资管公司联合行动。而夏侯文浩“老鼠仓”一案,作为集团首重业务的保险也被卷入。
2013年4月中旬,深圳证监局对平安证券2011年1月4日的《海欣股份直肠癌治疗性疫苗价值凸显:股价至少低估50%》研究报告的违规行为给出了定论。证监局认为,该研究报告存在不谨慎、不客观的情况,且在撰写过程,受到平安资管相关人员较多的干涉和影响,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前,其主要观点已为平安资管有关投资人员所获悉,平安证券却均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深圳证监局责令平安证券增加对发布研究报告的合规检查并处分有关责任人,并于4月30日前提交落实上述监管措施的具体方案。
媒体报道中,将此事理解为操纵市场的“抢帽子”行为:中国平安自有资金先买,平安证券研报随后推荐,股价暴涨后平安系资金获利出货。2013年4月25日,中国平安发布声明,澄清海欣事件:不存在“抢帽子”行为,系平安证券原研究员严重的个人违规行,已开除。这一声明被舆论诟责,即便所言不虚,中国平安也应担用人不当、管理不善、监管不力之责。
而自2011年11月被立案调查,直至今年2月方被通报的原平安资管原投资经理夏侯文浩内幕交易案,则被媒体称为证监会查处的首例保险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对此,平安保险并无过多的表态,一位中国平安人士对媒体回应:“更多还是个人操守问题,我们有些防不胜防,公司制度规章明文规定员工不允许开立个人交易账户。”《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报道就此事以及平安集团旗下各大子业务一连串的事件,分析认为以”信用为生的金融帝国,其信用却不断遭到内部侵蚀。
上善若水- 班主任
-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