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证结果揭穿谎言 德力股份募投项目“卸妆”露馅
鉴证结果揭穿谎言 德力股份募投项目“卸妆”露馅
上市仅一年半时间,德力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002571)便拿出了一份再融资计划,而该份方案却建立在IPO项目产能利用率、盈利均未达预期的基础之上。不过,公司在预告2012年全年业绩情况时,特意着笔“美化”了IPO募投项目的贡献力,但随着2013年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出炉,公司IPO项目的实际业绩贡献额“不攻自破”。
预期似“天花乱坠”
2012年11月21日,德力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958万股,发行价不低于14.1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9亿元,用于滁州德力晶质玻璃有限公司年产三千万只晶质高档玻璃酒具生产线(二期)项目、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3万吨高档玻璃器皿项目、上海施歌实业有限公司联采商超营销平台项目。
对于定增募投项目的预期,公司给出了令人心动的业绩预期:晶质高档玻璃酒具生产线(二期)项目拟引进晶质高档玻璃酒具生产设备,年产3000万只各类晶质高档玻璃酒具,合计17136吨玻璃制品,达产后年营业收入20468.88万元,税后利润5032.18万元,投资回收期6.42年;高档玻璃器皿项目将年产2.3万吨各类晶质高档玻璃器皿,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7294.21万元,税后利润3148.78万元,投资回收期5.91年。
实际上,在德力股份IPO融资之前,其对募投项目未来业绩所描绘的蓝图同样靓丽,但实际结果却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未达预期借口多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IPO项目之一的“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39.43%。2012年7至12月,该项目仅实现税后利润155.6万元,而德力股份上市招股书中却承诺该项目税后利润为4006.19万元/年。
对于上述项目低于承诺的原因,德力股份解释说:“该项目产品生产所需的模具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试生产开始至2012年12月末该项目涉及的模具投入金额为742.08万元;而公司采用的模具摊销方法为一次摊销法,致使当期成本费用较高;该项目的设备大多为进口设备,设备原值较高……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设备的折旧,致使成本费用较高;该项目处于正式生产的初始阶段,成品率在8月份才逐渐趋于稳定和达到预期,前期投料等占用成本较高。”
而公司在公开信息中对另一募投项目“玻璃器皿生产线技术改造”,只提到其“产能”、“能耗”的影响,未提及其业绩贡献“半字”。
贡献虚吹真相自破
“随着募投项目3.5万吨高档玻璃生产线的达产,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营业收入及整体毛利率水平将得以提升;同时2012年的原材料(行情 专区)特别是纯碱的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生产成本得以下降。预计2012年1至12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区间为7482万元至9085万元,同比增幅区间为40%至70%。”在三季报披露中,德力股份对2012年业绩做了预告。
不过,实际情况显示,2012年7至9月,公司IPO项目“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37.39%”,税后利润实为-456.09万元。另据,公司2013年1月12日披露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显示,公司“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39.43%,项目税后利润仅为155.6万元,刚刚扭亏为盈。
德力股份为何夸大IPO项目的业绩贡献度?“证券事务代表不在办公室,我是新来的,才接受培训一周……我对公司情况不了解,不清楚俞总(即董秘俞乐)的电话,您打公司总机0550-6678803转下俞总。”证券部接电话一女性工作人员表示。然而,《大众证券报》记者拨打德力股份总机后发现,该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预期似“天花乱坠”
2012年11月21日,德力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958万股,发行价不低于14.1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9亿元,用于滁州德力晶质玻璃有限公司年产三千万只晶质高档玻璃酒具生产线(二期)项目、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3万吨高档玻璃器皿项目、上海施歌实业有限公司联采商超营销平台项目。
对于定增募投项目的预期,公司给出了令人心动的业绩预期:晶质高档玻璃酒具生产线(二期)项目拟引进晶质高档玻璃酒具生产设备,年产3000万只各类晶质高档玻璃酒具,合计17136吨玻璃制品,达产后年营业收入20468.88万元,税后利润5032.18万元,投资回收期6.42年;高档玻璃器皿项目将年产2.3万吨各类晶质高档玻璃器皿,达产后,年营业收入17294.21万元,税后利润3148.78万元,投资回收期5.91年。
实际上,在德力股份IPO融资之前,其对募投项目未来业绩所描绘的蓝图同样靓丽,但实际结果却让投资者大跌眼镜。
未达预期借口多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IPO项目之一的“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39.43%。2012年7至12月,该项目仅实现税后利润155.6万元,而德力股份上市招股书中却承诺该项目税后利润为4006.19万元/年。
对于上述项目低于承诺的原因,德力股份解释说:“该项目产品生产所需的模具具有不可替代性,自试生产开始至2012年12月末该项目涉及的模具投入金额为742.08万元;而公司采用的模具摊销方法为一次摊销法,致使当期成本费用较高;该项目的设备大多为进口设备,设备原值较高……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设备的折旧,致使成本费用较高;该项目处于正式生产的初始阶段,成品率在8月份才逐渐趋于稳定和达到预期,前期投料等占用成本较高。”
而公司在公开信息中对另一募投项目“玻璃器皿生产线技术改造”,只提到其“产能”、“能耗”的影响,未提及其业绩贡献“半字”。
贡献虚吹真相自破
“随着募投项目3.5万吨高档玻璃生产线的达产,其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营业收入及整体毛利率水平将得以提升;同时2012年的原材料(行情 专区)特别是纯碱的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生产成本得以下降。预计2012年1至12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区间为7482万元至9085万元,同比增幅区间为40%至70%。”在三季报披露中,德力股份对2012年业绩做了预告。
不过,实际情况显示,2012年7至9月,公司IPO项目“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37.39%”,税后利润实为-456.09万元。另据,公司2013年1月12日披露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显示,公司“年产3.5万吨高档玻璃器皿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39.43%,项目税后利润仅为155.6万元,刚刚扭亏为盈。
德力股份为何夸大IPO项目的业绩贡献度?“证券事务代表不在办公室,我是新来的,才接受培训一周……我对公司情况不了解,不清楚俞总(即董秘俞乐)的电话,您打公司总机0550-6678803转下俞总。”证券部接电话一女性工作人员表示。然而,《大众证券报》记者拨打德力股份总机后发现,该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上善若水- 班主任
- 帖子数 : 8277
威望 : 1220
注册日期 : 13-01-19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